《全球开放报告2025》:生动诠释中国开放实践从
日期:2025-11-08 11:58 浏览:
人民日报北京11月7日电(记者李桥忠)《2025年全球开放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发布。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共建“一带一路”、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跨国企业互利共赢等开放实践。这表明,中国不仅持续扩大开放,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也为世界树立了“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的鲜明榜样。其目标是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视野带来确定性,旨在以“十五五”规划为新起点,共同为全球稳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会上表示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指出,今年的报告继续坚持求实、求实、创新的理念,在国际合作、观察视角、历史层面、理论空间四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进展。在国际合作方面,报告专门章节由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皮萨里德斯先生主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研究团队也参与了相关章节的起草。这种开放、协作、创新的范式增强了报告的科学性、国际性和权威性。报告从观察角度,聚焦全球开放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新尝试,准确捕捉当前国际热点话题,对跨境数据流动、绿色开放发展、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笔合作以及产业和供应价值链的演变。也为构建更加开放的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建议。从历史角度看,《报告》首次将世界开放指数覆盖期限延长至35年,旨在更加系统地展示全球开放格局演变,帮助各国克服发展困难,探索开放合作新路径,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决策依据。在理论空间上,《报告》专设一章,深入分析政府全球治理对国家开放层面的影响,探讨“良好的全球治理”如何提升协议开放度。最后,在聚焦国家时,他形象地阐释了中国的开放实践如何从“跟随”向“引领”转变。廖凡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院长表示,当前,单边主义暗礁扰乱全球经贸流通,地缘政治博弈迷雾阻碍国际合作之路。世界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开放还是封闭。报告显示,全球开放呈现“普遍紧缩、分化加剧、动能转换”的复杂格局。从紧缩持续的总体情况来看,预计2024年全球开放度指数将比上年下降0.05%,比2019年下降0.34%,比2008年下降5.39%,这表明全球开放仍处于收缩通道。一方面,社会开放依然活跃,分化不断加剧,但经济和文化开放都面临压力。与此同时,区域分化日趋明显。从动能转换的角度来看,开放世界的未来将更加取决于新兴大国。南方国家数据流、绿色能源、制造、供应链等价值链的交汇,正在推动工业化迈向共享、低碳、联动的新征程,有望开启更加多元、包容的开放新时代。廖凡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对外开放备受关注。报告显示,在当前全球开放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逆势扩大。 2008年和2019年以来,中国开放指数分别增长12.44%和1.44%,预计2024年同比增长0.5%,位居主要国家之首。这不仅彰显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彰显了中国为处于十字路口的全球开放事业注入宝贵的稳定性和确定性。